国产2020最新精品视频,国产呦系列呦交,91天天在线综合播放,h片欧美日最新在线网站

<s id="mwkus"></s>

<output id="mwkus"><div id="mwkus"><ol id="mwkus"></ol></div></output>

<sup id="mwkus"><center id="mwkus"><label id="mwkus"></label></center></sup>

        <output id="mwkus"></output>
      1.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糧油 » 正文

        芝麻高產穩(wěn)產“十改”技術

    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3-08-02
        核心提示:改重茬種植為輪作種植。芝麻病害較多,病菌多為土壤傳播。所以芝麻不宜重茬,一般應隔2年以上,實行輪作。
              1、改重茬種植為輪作種植。芝麻病害較多,病菌多為土壤傳播。所以芝麻不宜重茬,一般應隔2年以上,實行輪作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2、改平作為高畦作。芝麻不耐漬,高畦排水瀝水好,有利于芝麻的生長。高畦的標準:畦寬140厘米,畦溝寬30厘米,溝深15-20厘米。此外,在陰雨連綿天氣要及時清溝瀝水,以防澇防漬。

        3、改靠天等雨晚播為人工造墑早播。芝麻喜溫,如果生長后期遇低溫,光合作用減弱,黃梢長,粒秕、產量低,品質差。因此,麥收后應及時作畦造墑,力爭早播。

        4、改單一播法為"雙保險"播法。先條播3/5的種子,再撒播余下2/5的種子后耥平,達到一播全苗。

        5、改過密種植為合理密植。對單株型芝麻,每畝種植密度1-1.2萬株;對分枝型芝麻,每畝種植密度以0.8萬株左右為宜。

        6、改只注重治蟲不治病為病、蟲兼治。傳統的管理方式是只防治蚜蟲、天蛾,而不防治病害。芝麻病害較多,如莖點枯、青枯、根腐等,特別是莖點枯病,雨水較多的年份危害嚴重,減產甚至絕收。如能在苗期、初花期、盛花期各噴施多菌靈1次,防治效果良好,增產明顯。

        7、改不追肥為追肥;幢钡貐^(qū)多數農戶播種時施7-8千克三元復合肥,以后不再施肥;而芝麻初花期以后才進入旺盛生長期,是需肥的高峰期,這時每畝需施尿素7-8千克,增產效果十分明顯。

          8、改打葉為不打葉。如打葉,光合產物勢必減少,致使品質差,產量低。因此,堅決不能打葉。

          9、改不打頂為打頂。應在終花期將其頂尖打去,節(jié)約養(yǎng)分,使芝麻籽粒飽滿,提高產量和品質。

          10、改收后堆悶為及時晾曬。堆悶易發(fā)熱,使芝麻籽粒不白不亮,甚至成灰色,降低含油量。應在收割后捆小把,及時晾曬脫粒。

        編輯:foodqa

         
        分享:
         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推薦生產技術
        點擊排行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Processed in 4.109 second(s), 375 queries, Memory 1.86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