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2020最新精品视频,国产呦系列呦交,91天天在线综合播放,h片欧美日最新在线网站

<s id="mwkus"></s>

<output id="mwkus"><div id="mwkus"><ol id="mwkus"></ol></div></output>

<sup id="mwkus"><center id="mwkus"><label id="mwkus"></label></center></sup>

        <output id="mwkus"></output>
      1. 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(wù)號

        用藥處理種子防治水稻惡苗病

    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4-01-09
        核心提示:去年南通市通州區(qū)有不少地方的水稻發(fā)生惡苗病,現(xiàn)將該病的發(fā)生特點、侵染途徑及防治技術(shù)介紹如下。

        去年南通市通州區(qū)有不少地方的水稻發(fā)生惡苗病,現(xiàn)將該病的發(fā)生特點、侵染途徑及防治技術(shù)介紹如下。

        惡苗病從水稻苗期至抽穗期均會發(fā)生,以分蘗期發(fā)生最多,種子帶菌是主要的侵染源,其次是病稻草。播種帶菌稻種或用有病的稻草覆蓋,當?shù)痉N萌發(fā)時,病菌從芽鞘侵入引起發(fā)病。雖然惡苗病能引起再侵染,但病菌主要在前期即水稻芽鞘期侵入,以后侵染健康植株引起稻苗發(fā)病的可能性很小。

        水稻惡苗病主要由種子帶菌引起,土壤不帶菌,不需要對病田土壤進行藥劑處理。在播種前用藥處理種子是防治該病最有效的措施。目前登記用于浸種防治惡苗病的藥主要有咪鮮胺、二硫氰基甲烷(浸種靈)、氰烯菌酯、多·福、多·咪·福美雙等,其中以咪鮮胺、二硫氰基甲烷及其混配劑最常用。由于多年使用以多菌靈為代表的苯駢咪唑類殺菌劑及其混配劑,導致水稻惡苗病病菌對這類藥產(chǎn)生了較高的抗藥性,同類藥劑咪鮮胺也存在潛在的抗藥性風險。近年來,江蘇省農(nóng)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(fā)的25%氰烯菌酯懸浮劑登記用于防治水稻惡苗病,推薦的浸種濃度為83.3~125毫克/升。該藥對水稻惡苗病有良好防效,能有效殺滅已對多菌靈等苯駢咪唑類藥產(chǎn)生抗藥性的水稻惡苗病病菌。

        生產(chǎn)上應(yīng)先曬種1~3天,選種后開始浸種。一般正常溫度條件下浸種48小時,溫度偏低時浸種60小時。對育機插秧的水稻種子或易感病品種種子,浸種時,應(yīng)適當提高濃度。降低溫度催芽或浸種不催芽播種,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水稻惡苗病發(fā)生。不用病稻草作種子催芽時的覆蓋物,集中高溫堆漚或燒毀病稻草,可以減少水稻惡苗病菌源。

        編輯:foodqa

         
        分享:
        關(guān)鍵詞: 用藥 處理 種子 防治 水稻 惡苗病
         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推薦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
        點擊排行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Processed in 0.025 second(s), 14 queries, Memory 0.89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