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2020最新精品视频,国产呦系列呦交,91天天在线综合播放,h片欧美日最新在线网站

<s id="mwkus"></s>

<output id="mwkus"><div id="mwkus"><ol id="mwkus"></ol></div></output>

<sup id="mwkus"><center id="mwkus"><label id="mwkus"></label></center></sup>

        <output id="mwkus"></output>
      1.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病蟲害.農藥 » 正文

        菜田蝸牛的綜合防治

    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8-10-05
        核心提示:蝸牛屬軟體動物門、腹足綱、柄眼目、蝸?,是農田常見的陸生軟體動物之一,近年來在部分菜田嚴重發(fā)生,以齒舌刮食寄主葉、莖,形成孔洞或缺刻,甚至咬斷幼苗,造成缺苗斷壟。 蝸牛一年發(fā)生1代,以成貝、幼貝在菜田、綠肥田、灌木叢及作物根部、草堆、石塊下等潮濕陰


            蝸牛屬軟體動物門、腹足綱、柄眼目、蝸牛科,是農田常見的陸生軟體動物之一,近年來在部分菜田嚴重發(fā)生,以齒舌刮食寄主葉、莖,形成孔洞或缺刻,甚至咬斷幼苗,造成缺苗斷壟。

            蝸牛一年發(fā)生1代,以成貝、幼貝在菜田、綠肥田、灌木叢及作物根部、草堆、石塊下等潮濕陰暗處越冬,一般在4~5月和9~10月份大量活動為害,且秋季為害重于春季。蝸牛屬雌雄同體、異體交配的動物,交配時間一般在黃昏和夜晚或陰雨天,交配后15天左右開始產卵,一年可產卵4~6次,每次產卵150~200粒,卵經10~18天孵化。初孵幼貝只取食作物葉肉,留下表皮,長大后常將作物葉片食成孔洞或缺刻。其食性雜,可為害十字花科、豆科、茄科等多種蔬菜和雜草。蝸牛晝伏夜出,多在18時以后開始活動、取食,20~23時達到高峰,午夜后攝食量逐漸減少,至清晨陸續(xù)停止取食,潛入土中或隱蔽處;蝸牛喜陰暗、潮濕的環(huán)境,陰雨天或澆水后可晝夜活動、取食。其綜合防治措施是:

            農業(yè)防治。采用地膜覆蓋栽培,有利于減輕蝸牛為害;合理密植,及時整枝綁蔓,去除下部老葉,鏟除雜草;雨后或澆水后及時中耕,破壞蝸牛的棲息和產卵場所;秋季深耕,使部分越冬蝸牛暴露于地面而被凍死或被天敵啄食。

            人工誘捕。日落前將樹葉、雜草、菜葉等堆在田間,每隔3~5米放置1堆,天亮前掀開草堆集中捕捉。

            石灰隔離。在溝邊、地頭或蔬菜行間撒一條寬10厘米左右的生石灰?guī),每畝用生石灰5~7.5千克,使越過“石灰?guī)?rdquo;的蝸牛被殺死。

            藥劑防治。 (1)每畝用6%密達(四聚乙醛)殺螺顆粒劑0.5~0.6千克、8%滅蝸靈顆粒劑或10%多聚乙醛(蝸牛敵)顆粒劑2千克,拌適量細土或細沙,于傍晚在田間均勻撒施。 (2)當清晨蝸牛未潛入土時,用硫酸銅800~1000倍液或1%食鹽水噴灑,防治效果可達80%以上。(3)發(fā)現(xiàn)蝸牛為害,及時用90%晶體敵百蟲1500倍液葉面噴霧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        分享:
        關鍵詞: 菜田 蝸牛
         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推薦生產技術
        點擊排行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Processed in 0.614 second(s), 17 queries, Memory 0.88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