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2020最新精品视频,国产呦系列呦交,91天天在线综合播放,h片欧美日最新在线网站

<s id="mwkus"></s>

<output id="mwkus"><div id="mwkus"><ol id="mwkus"></ol></div></output>

<sup id="mwkus"><center id="mwkus"><label id="mwkus"></label></center></sup>

        <output id="mwkus"></output>
      1. VIP標識 上網(wǎng)做生意,首選VIP會員| 設(shè)為首頁| 加入桌面| | 手機版| RSS訂閱
        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(wù)號
         
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» 食品專題 » 生物名詞庫 » 生物與化學 » 正文

        化合價

    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6-08-18

        化合價或原子價是化學中極為重要的概念之一,可是迄今卻仍無嚴格的定義。通常理解的化合價有兩種意義。其一,泛指分子中原子間的相互作用,這種意義上的化合價,后來就發(fā)展為化學鍵理論。其二,是指元素的每一個原子在化合時傾向于跟一定數(shù)目的其他原子結(jié)合的特殊性質(zhì)。這種性質(zhì)開始時被英國化學家弗蘭克蘭(Edward Frankland,1825—1899)叫做“飽和能力”,以后被德國化學家凱庫勒(Friedrich August Kekulé,1829—1896)和科爾貝(Adolph Wilhelm Hermann Kolbe,1818—1884)等用“原子數(shù)”或“親合力單位”來表示,并認為碳的原子數(shù)是4,不分正負。后來德國化學家邁爾(Julius Lothar Meyer,1830-1895)索性建議用“原子價”這一術(shù)語代替“原子數(shù)”,這種意義上的化合價,為有機物的化學結(jié)構(gòu)理論奠定了基礎(chǔ)。離子價就是在離子型晶體或分子中,或在溶液或熔融鹽中離子所帶的電荷。實質(zhì)上這就是元素的原子得失電子數(shù),得電子的有負價,失電子的有正價。所以又叫做電價。在共價化合物中,元素的一個原子跟其他原子形成的共用電子對數(shù)目,就是該元素的共價。共價不分正負。例如,在有機化合物中,碳的化合價都是4價。在過去的許多中學教材中不出現(xiàn)氧化值,所以根據(jù)共用電子對的偏離或偏向情況,分別把化合價分成正價或負價,這實質(zhì)上已是元素氧化值的概念了。最近一些新編中學教材已開始用氧化值來分析氧化還原反應(yīng)的實質(zhì),配平這些反應(yīng)的方程式。氧化值的定義帶有一定的人為性(如規(guī)定H和O的氧化態(tài)分別是 1和-2,這在有些化合物如LiH和H2O2中并不符合),而根據(jù)共價的一般定義又難以確定許多化合物(如N2O、NO、N2O3、HNO2NO2、N2O4N2O5、HNO3)分子中某原子(如N原子)的共價數(shù)。為此,我國著名化學家徐光憲近年來提出共價的新定義,即為某原子在形成分子時所接受的有效共享電子數(shù),它的值為成鍵電子數(shù)減去反鍵電子數(shù)的差值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        推薦圖文
        推薦食品專題
        點擊排行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Processed in 0.021 second(s), 19 queries, Memory 0.88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