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2020最新精品视频,国产呦系列呦交,91天天在线综合播放,h片欧美日最新在线网站

<s id="mwkus"></s>

<output id="mwkus"><div id="mwkus"><ol id="mwkus"></ol></div></output>

<sup id="mwkus"><center id="mwkus"><label id="mwkus"></label></center></sup>

        <output id="mwkus"></output>
      1.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質量管理 » ISO質量體系 » 正文

        ISO90012015標準學習之 領導作用

        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7-04-24  來源:企業(yè)縱橫
        核心提示:ISO90012015標準學習之 領導作用
         
        5.1 領導作用和承諾

        一、標準條款

        5.1.1 總則 最高管理者應通過以下方面,證實其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領導作用和承諾:
        a)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負責;
        b)確保制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,并與組織環(huán)境相適應,與戰(zhàn)略方向相一致;
        c)確保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融入組織的業(yè)務過程;
        d)促進使用過程方法和基于風險的思維;
        e)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資源是可獲得的;
        f)溝通有效的質量管理和符合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;
        g)確保質量管理體系實現預期結果;
        h)促使人員積極參與、指導和支持他們?yōu)橘|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作出貢獻;
        i)推動改進;
        j)支持其他相關管理者在其職責范圍內發(fā)揮領導作用。

        注:本標準使用的“業(yè)務”一詞可廣義地理解為涉及組織存在目的的核心活動,無論是公營、私營、營利或非營利組織。

        5.1.2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
        最高管理者應通過確保以下方面,證實其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領導作用和承諾:
        a)確定、理解并持續(xù)地滿足顧客要求以及適用的法律法規(guī)要求;
        b)確定和應對風險和機遇,這些風險和機遇可能影響產品和服務合格以及增強顧客滿意能力;
        c)始終致力于增強顧客滿意。

        二、標準變化

        5.1.1條款對應2008版的 5.1 管理承諾
        5.1.2條款對應2008版的 5.2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
        主要變化:
        1、領導作用的內容更加明確:最高管理者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負責;
        2、強調了領導層應關注質量管理的有效性,需將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融入組織的業(yè)務過程中,強調質量管理體系的運作是日常企業(yè)運作的一部分,不是額外的;
        3、明確了最高管理層在貫徹以客戶為中心方面的領導作用,要有風險意識。

        三、標準的解讀
        5.1.1
        •最高管理者負責建立組織統一的目的和方向,確定組織的愿景和戰(zhàn)略,并做為體系的最高負責人通過持續(xù)的績效監(jiān)測(9.1監(jiān)視、測量、分析和評價)和定期管理評審(9.3管理評審)來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;
        •最高管理者的決策輸出,就是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制定過程的輸入,組織的質量方針與質量目標應與其戰(zhàn)略方向和組織環(huán)境相容。需通過4.1理解組織及其環(huán)境;5.2方針;6.2質量目標及其實現的策劃等條款來實現;
        •最高管理者的決策決定了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策略、方向和質量評價體系。需通過4.4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;6.1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來實現;
        •最高管理者需依據業(yè)務過程設置管理框架,配備足夠資源(7.1.1-7.1.6)并將體系的要求賦予給所有職能和過程要素中,并通過完善內部溝通方式(7.4)以實現預期結果;
        •最高管理者需通過授權,明確崗位、職責和權限,并通過激勵等方式充分調動全員積極性,使全員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作出貢獻(5.3;7.1.2;7.2;7.3);
        •最高管理者需通過對過程績效和顧客滿意的監(jiān)測與分析,以及通過內審、外審,管評對體系有效性的監(jiān)控,識別改進點并持續(xù)改進(7.4;9.1;9.2;9.3;10.2;10.3)

        5.1.2 做好顧客溝通,將組織目標與顧客要求的結合,將顧客需求轉化為產品要求,服務要求、過程要求和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,通過體系有效運行使要求得到滿足,并監(jiān)視顧客滿意或不滿意信息、NPS(顧客忠誠度)的信息,持續(xù)改進。;
        分析、處置顧客滿意或不滿意信息、NPS信息的監(jiān)視結果;
        確定對產品和服務符合性及顧客滿意有影響的風險和機會;
        本條款可以結合6.1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;8.2產品和服務的要求以及9.1.2顧客滿意來實施。

        四、本條款審核關注點建議:

        現以制造類企業(yè)為例列幾點審核關注點,僅供參考:
        1、5.1.1條款的審核對象:最高管理者;
        對本條款的審核,許多的體系人很糾結,最高領導神龍見首不見尾的,或沒機會接觸,或不敢接觸,或可以接觸卻不知怎樣審,此前有位體系人介紹了他對管理者的審核方法:就是將要問的問題列成提綱,以交流的方式讓最高管理者按你的提綱談他的管理思路,你做好記錄。
        當然,另外的方式就簡單多了,也是眾多體系人的方法,那就是通過獲取以下證據,間接審核:
        1)已發(fā)布的公司愿景、戰(zhàn)略文件,簽批發(fā)布的方針、目標,以及發(fā)表的講話、報告等;
        2)已發(fā)布的公司架構、人事任免通知,以及公布的崗位職責和權限等文件;
        3)公司不同層級的會議記錄,多種形式的溝通(如:電子郵件,微信群等);
        4)質量目標達成統計與分析、各部門的KPI考核記錄等;
        5)公司公眾號、內部刊物對質量、體系的宣傳;
        6)QCC、改善提案、質量知識競賽等活動的組織(激勵/促進活動);
        7)管評的輸入與輸出資料。

        2、5.1.2 本條款的審核可以關注以下幾點:
        1)對顧客的需求是否進行了充分的識別,并將其轉化為組織的管理要求?
        2)領導和員工對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意識如何(員工訪談)?
        3)如何證實顧客的要求得到滿足(查閱有關顧客問詢,反饋與處置的記錄)?
        4)顧客滿意或不滿意信息、NPS(顧客忠誠度)怎樣(查對應文件與記錄)?

        5.2 方針

        一、標準條款

        5.2.1 制定質量方針
        最高管理者應制定、實施和保持質量方針,質量方針應:
        a)適應組織的宗旨和環(huán)境并支持其戰(zhàn)略方向;
        b)為建立質量目標提供框架;
        c)包括滿足適用要求的承諾;
        d)包括持續(xù)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承諾。

        5.2.2 溝通質量方針
        質量方針應:
        a)可獲取并保持成文信息
        b)在組織內得到溝通、理解和應用;
        c)適宜時,可為有關相關方所獲取。

        二、標準變化

        本條款對應2008版的5.3質量方針
        主要變化點:
        1、增加了方針需適應組織環(huán)境并支持其戰(zhàn)略方向;
        2、增加了方針可為有關相關方所獲取,因為服務行業(yè)的一些相關方(承包方)是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部分,參考了EHS方針的一些要求;

        三、標準的解讀

        (方針制定121:一個適應、兩個承諾、一個框架)
        (方針溝通:成文、公示、應用)

        1、方針的制定人為最高管理者,需結合組織的戰(zhàn)略、內外部環(huán)境因素、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,針對組織的過程、產品和服務的特點,在識別風險和機遇的基礎上建立質量方針,并與組織總體經營方針相一致;
        2、質量方針的作用:
        對內:能為組織提供關注的焦點,形成員工凝聚力;
        對外:能體現組織對質量的承諾,增強相關方信心;
        3、質量方針要通過目標來實現,并通過管理評審,評價其持續(xù)的適宜性并予以改進;
        4、方針應形成文件的信息,予以公示(張貼、宣講等),可為相關方獲得。

        四、本條款審核關注點建議:

        現以制造類企業(yè)為例列幾點審核關注點,僅供參考:
        本條款的審核有些抽象,曾有某企業(yè)內審員就將“溝通質量方針”解讀為必須會背誦質量方針,于是他在審核本條款時,逢人便要求背質量方針,并將不會背誦質量方針作為不符合開出,弄得每次內審一開始,各部門、車間一片朗朗背書聲~~后來外審老師聽說了他的光輝事跡后,也讓他背誦質量方針,結果他也背不出來。
        其實本條款的審核可關注以下幾點:

        -質量方針是否體現了持續(xù)改進和顧客滿意的內容?
        -質量方針是否體現了組織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特點?
        -質量方針是否評審其持續(xù)適宜性?
        -質量方針是否被公示、宣講,員工對方針是否理解?
        可查證據:
        1)管理手冊,質量方針文件;
        2)質量方針的公示(標語、宣傳欄)、宣講會議記錄,管理評審記錄等;
        3)員工詢問(重點在理解上)。

        5.3 組織的崗位、職責和權限

        一、標準條款

        5.3 組織內的角色、職責和權限
        •最高管理者應確保組織內相關角色的職責、權限得到分配、溝通和理解。
        •最高管理者應分配職責和權限,以:
        a)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本標準的要求;
        b)確保各過程獲得其預期輸出;
        c)報告質量管理體系的績效及其改進機會(見 10.1),特別是向最高管理者報告;
        d)確保在整個組織推動以顧客為關注焦點;
        e)確保在策劃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變更時保持其完整性。

        二、標準變化

        本條款對應2008版的5.5.1 職責和權限、5.5.2 管理者代表
        主要變化點:
        強調了最高管理者的責任----對體系有效性負責,刪除了管理者代表的硬性要求,體現了管理的靈活性;

        三、標準的解讀

        1)組織各部門各崗位應由最高管理者分配其職責,權限和相互關系;
        2)最高管理者策劃組織結構,崗位設置,職權范圍時,應力求組織結構科學,管理層次清晰,部門職責明確,崗位責任具體,人力資源配置合理,有助于管理體系高效運作。
        PS
        關于崗位、職責的分配可考慮下列輸入:
        1.已定義的過程及組織架構圖;
        2.人員能力方面,需確保分配的職責和所需能力保持一致;
        3.可用資源方面,主要考慮人力資源,但仍需要考慮會影響責任分配
        的資源;
        4.組織方針、內部規(guī)則、崗位描述、工作指南等,來確保已分配職責
        和相關成文信息的一致性;
        5.法律法規(guī)要求、職業(yè)道德規(guī)范及必需的資格,來確保相關要求和職
        責分配的匹配;
        6.通過績效目標及結果,來確保合適人員履行對實現預期績效水平的
        承諾;
        7.組織所用的其它管理體系以確保不同管理體系之間的職責分配保持
        一致。
        3)需讓員工理解自己的崗位職責和權限,自覺履行職責;
        4)當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變更時,應確保各過程、各崗位職責和權限的連續(xù)性和完整性,不能斷檔。

        四、本條款審核關注點建議:

        現以制造類企業(yè)為例列幾點審核關注點,僅供參考:

        可查證據:
        1.必要的成文信息(如:崗位描述、工作指南、手冊、程序等);
        2.職責權限的傳遞:培訓需求、口頭指導、針對設施/設備的約束性使用條件配備必要的技術手段,對處理過程中的信息的必要控制,或數據訪問受限等;
        3.無論是否設立管理者代表,但是要有相應向最高管理者報告績效及改進機會的機制等。

        編輯:foodnews

         
        分享:

       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(yè)的SC咨詢指導、企業(yè)標準備案、供應商審核、FDA注冊咨詢、ISO9001、ISO22000、HACCP、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。
        聯系電話:0531-82360063
        電話/微信:15269187106


        HACCP聯盟

        食品質量管理
         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推薦圖文
        推薦質量管理
        點擊排行
        收縮

        在線咨詢

        • 0531-82360063
        • 郵箱
      2. 聯系人
      3. 聯系人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Processed in 0.732 second(s), 429 queries, Memory 2.74 M